pocast-01.png

➡️ 點此收聽

歡迎來到「冒牌者症候群的下班時間」第 11 集,我是 Badu,最近想找一位我從大學就很好的也覺得很酷的學姊來聊聊,我們都會稱她為磊哥。磊哥大學時是從 CS  轉到數學系,後來研究所念了經濟,畢業後她在中信金控做了2年台灣彩券的 Product Manager,後來就投入了新創產業,主要都是在做 BD 這個領域的事情,接下來我會從她這些非常不一樣的職涯路徑,一起來聊聊~

Q1:當初為什麼從 CS 轉數學系?研究所則為什麼選了國發所經濟系呢?

-唸高中的時候,當時正是科技產業風光的年代,進入頂大、念資工系、成為竹科新貴,宛如一個人生勝利組的成功方程式。

-剛好又是很典型的理組腦,科目裡面最喜歡數學、化學、自然,我也確實很擅長,所以絲毫沒有猶豫,我就讀二類組,上大學選擇不外乎就是台清交的電資學院,最熱門的科技:電機、資工。

-進入大學之前,一直是屬於乖乖牌學生,唸書、考試都不用爸媽擔心的那種。簡單來說,就是超級無趣又無聊!帶著厚厚的近視眼鏡的死書呆子

-念到大二下學期,就從交大資工休學,算是磊哥人生中,第一次的叛逆

Q2:中信金控的「彩券」Product Manager 主要在做什麼?有哪些特別有趣的地方?

打破迷思一:不要再說頭獎的彩券是不是還沒印!

打破迷思二:

其實得獎的故事,台彩都會詢問開岀獎項的彩券行,當天有沒有發生什麼吉兆、特別的事情(ex:忽然有蝴蝶飛進店裡、貴賓狗進到店內,沒想到突然在櫃檯前拉了一坨屎)。故事的內容多半都是店家、得獎人分享後記載下來,經過對方同意且故事有趣才會公布。

迷思三:莊家是不是穩賺不賠

迷思四:為什麼都沒有巨額中獎人現身,接受電視採訪

Q3:中信金控跟新創產業的風格應該有非常大的差異,什麼樣的原因毅然決然決定離開了?

-在大公司待久了,其實很容易預測自己接下來幾年的職涯發展,看著自己的同事,就像看到5年後的自己,磊哥看著自己的主管,就可以猜到 10 年後的樣貌

-加入新創團隊,能力好不好倒覺得是其次,優秀的人其實非常多,但心臟大顆一點比較重要!人人都希望可以搭上火箭,直接翻身財富自由,但究竟是快速升空、還是快速落空?!(數據參考:台灣經濟部曾統計過,創業公司的五年後存活率只有 1%!)

磊哥迷上這種一直快速變動、充滿各種可能、沒有標準答案,學著怎麼當一個「不乖、叛逆」的人!

Q4:「新創 BD」主要都在做什麼?跟 Sales 有什麼差別? 當初為什麼被這個職位吸引?

-Sales 面對的市場相對較成熟,主要的使命就是「銷售」商品,想辦法收單,說服客人購買公司產品或服務。

-BD 面對的多半是「未開發、不成熟」的市場和產業:從0到1、從無到有、從草創初期到規模化、從沒有客戶到有客戶,讓客戶對你的產品是從陌生到接受

Q5:在這個職位 3-5 年就有機會會轉成更資深的 Senior BD / BD Lead ,心境上有什麼轉折?有什麼樣的困境?

-如果是為了錢,那就打斷牙齒和血吞,忍就對了!拼一個財富自由

-如果為了做有趣又有用的事,那就在血淚中享受它